|
一夜暴涨40%!一场潜在罢工引发冬季供应“远忧”,欧洲“寒冬警告”再现?![]() 去年,持续困扰欧洲的能源危机受到各界关注,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是近日突然出现了飙升。 一场尚未发生的澳大利亚潜在罢工意外“引爆”了远隔万里的欧洲天然气市场。 都是罢工惹的祸? 近日,欧洲基准的TTF天然气期货近月合约价格走势显示,期货价格从每兆瓦时近30欧元,盘中一度上涨至每兆瓦时43欧元以上,触及了6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 最终结算价为39.7欧元,当日收高了大约28%。 价格的剧烈波动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一些重要的液化天然气厂,工人计划要罢工。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报道,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公司液化天然气平台上的180名负责生产的员工99%都支持罢工行动,员工需要提前7天通知罢工,因此最早下周,液化天然气厂就可能停工。 此外,雪佛龙在当地液化天然气厂的员工也威胁要罢工。这些都可能阻碍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的出口。 其实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很少直接流向欧洲,它主要是亚洲的供应商。 但是分析认为如果澳大利亚的供应减少,亚洲买家就会增加从美国和卡塔尔等地购买液化天然气,和欧洲形成竞争。 欧洲天然气价格10日有所回落,交易商仍在继续权衡利空和利多因素的影响。 欧盟增加乌克兰天然气储量 欧盟方面,目前已经早早开始为今年冬季做准备,冬天天然气的使用量通常是夏天的两倍,目前欧盟的天然气储备已接近容量的90%。 不过欧盟天然气存储设施最多只能存储1000亿立方米,而欧盟的年需求量大约需要3500亿立方米至5000亿立方米。 近来,欧盟发现了在乌克兰建立战略天然气储备的机会,据悉乌克兰的设施可以为欧盟提供额外100亿立方米的储存空间。 数据也显示,7月份欧盟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预订容量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预计本月还将增加一倍。 在欧盟加大天然气储备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冬天可能会比去年安全很多,但是也警告称,未来一到两年欧洲天然气价格仍会一直波动。 花旗集团预测,如果澳大利亚的罢工事件很快开始并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导致明年1月份,欧洲天然气价格翻倍,达到每兆瓦时62欧元左右。 中国是否波及? 澳大利亚出事,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那么会不会影响我们国家呢?虽然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最大的LNG供应国,但是我国内天然气价格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我国液化天然气市场价为3924.6元/吨,较去年年末的高点下降了45.25%。 国新办此前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方面。生产、进口均保持平稳增长,有效保障了民生和工商业用气需要。 据调度统计,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入夏以来,单日最高发电用气超过2.5亿立方米,有力支撑了气电顶峰出力。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显示,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总体平稳,1月~6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9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天然气产量1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 国内方面,受经济形势及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走势影响,需求将持续回暖,初步预计2023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850亿立方米~39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7%,增长主要受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驱动。 综上可知本次事件对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影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