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市场讯息 >> 越南: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在12%-15%左右,高于GDP增速!
详细内容

越南: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在12%-15%左右,高于GDP增速!

工业控制与节能.jpg

越南作为东南亚的热门旅游胜地,其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也正在迅速发展。近年来,越南政府加大了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的发展。


01


市场规模



越南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规模2021年约5.8亿美元2022年规模约为6.5亿美元。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在12%-15%左右,高于GDP增速。

市场规模.png

从规模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市场规模比2021年增长约12%。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01制造业自动化改造需求: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越南制造企业正在加大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的投入力度,带动了工控系统、工业软件等产品需求。


02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的能源管理需求:

越南政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台多项鼓励节能环保的政策措施,刺激了电机能效管理、变频调速等节能设备的市场需求。


03外资制造业的持续投资:

大量海外资金在越南重镇如河内、胡志明市等地投资建厂,带来了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线和节能工厂的建设需求。


04新兴领域的发展带动新的需求增长点:

电动汽车、电力电子、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崛起,对电机控制、能量回收等工控节能产品形成新的拉动作用。


05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

为提高能效和智能化水平,越南工厂正在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升级自动化系统的步伐。




进口总体情况:

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由于越南本土工业控制与节能产品产业实力仍较为薄弱,约60%的市场需求依赖进口产品来满足。


进口总体情况:

2022年越南工业控制与节能产品进口总值约为3.9亿美元。


主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及中国台湾约占31.02%,德国约占13.99,韩国占比11.74%,新加坡占比9.16%

主要细分及进口额: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2022年进口额约1.5亿美元。


工业软件及信息管理系统:如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进口额约6000万美元。


电机及电控系统:包括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口额约4500万美元。


能源管理与节能系统:如变频调速装置、电力监控系统、热能回收利用设备、节能电机和驱动、能源存储系统(ESS)

等,进口额约3500万美元。


仪器仪表及测试设备:工业自动化所需的各类仪器仪表及测试诊断设备,进口额约2000万美元。


其他如低压电器、传动部件等,进口额约1500万美元。



02


行业概况



01

行业发展和现状

近年来随着外资制造业大量进入,工业自动化进程加快,行业需求旺盛。

当前本土工控企业实力有限,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垄断。

能源管理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为节能工业助力发展。

整体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02

关键特征及驱动因素


制造业升级改造、外资投资和工业化推进是核心驱动力

政府鼓励节能减排、智能工厂等产业政策扶持发展

廉价电力和劳动力成本助力行业初期快速增长

但高端人才缺乏仍制约着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03

行业战略和领军企业:

行业战略.png

主攻工业自动化和大型项目集成业务是主流路径。

洛克伟尔自动化、西门子、三菱等跨国公司领跑工控产品。

施耐德电气、ABB等是热门的能效和节能服务商。

部分本土企业如VMC集团、SoSri尝试通过与外资合作来实现自主创新。

640.png


03


上下游供应链



上游供给情况:

元器件及零部件供应商:越南本地工控元件制造能力较弱,高度依赖进口电子元器件、机电部件、传感器等。主要进口来源为中国、日本、欧美等地。



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由于缺少自主软硬件平台,本地系统集成和工业软件开发实力有限。大量外包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厂商。


工业通信和网络设备供应商: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市场被罗克韦尔、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品牌垄断。


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的专业机构数量不足,所需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上游供给.jpg

 

下游需求结构:

下游需求.png

采购商.jpg


制造业企业(占比约60%)
主要包括外资企业在越落户的汽车、电子、机械等制造业领域,对工控和自动化需求旺盛。


能源电力行业(占比约15%)

包括发电、电网、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对电力电子控制和能源管理有大量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占比约10%)

交通、楼宇、环境等基建项目对监控和数据采集等需求增长迅速。


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占比约8%)

对工艺控制、过程自动化等提出新的要求。


其他领域(占比约7%)

包括矿产、食品、医药等制造业以及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等。




04


客户情况



客户情况.png

01

主要客户

制造业客户:

汽车、电子、机械等制造业是该领域的核心客户群

主要为外资跨国企业在越南的工厂,如三星、LG、丰田等

这些企业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兼容性和集成能力有较高要求

同时也非常重视整体解决方案的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支持

能源电力客户:

包括发电厂、电网公司、石油天然气企业等

对能源管理系统、电力电子控制设备等需求旺盛

高度关注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确控制能力

优质的售后服务和应急响应也是其重点考虑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客户:

主要为政府投资的交通、市政、环境等基建项目

对数据采集、监控等系统提出了新的应用场景需求

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和长期运维服务是其核心诉求



02

B2B客户

客户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较高,希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地化及时的售后支持服务是客户反映最为薄弱且急需改善的一环

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

能效节能成为客户采购的重要考量因素


03

满意度及重要性排序

价格性价比是客户最为重视的因素,但目前的满意度一般

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和响应速度显著落后于客户期望

系统集成和智能互联能力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节能环保性能方面亟待产品创新以满足新的需求增长点


满意度.jpg

640.png


05


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png

一、主要竞争对手

国际品牌:

罗克韦尔自动化、西门子、施耐德电气、ABB

中国品牌:

浪潮、汇川、东元等

本土品牌:

VMC集团、澣珞控制等


二、市场份额占比

市场份额.png


罗克韦尔自动化:市场份额约20%

西门子:市场份额约18%

施耐德电气:市场份额约15%

ABB:市场份额约12%

浪潮、汇川、东元等市场份额约10%

VMC集团、澣珞控制等:市场份额约5%


三、渠道布局及竞争格局:

国际品牌:

罗克韦尔自动化,主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及服务,产品价格偏高,但技术领先

西门子提供自动化、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在能源和基建领域份额较高

施耐德电气专注电力和能效管理产品,凭借性价比在中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ABB,电机驱动产品领先,同时也提供工厂自动化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品牌:

浪潮、汇川、东元等专注中低端市场,产品性价比较高,主要通过经销商网络渠道覆盖


本土品牌:

VMC集团、澣珞控制等专注工控硬件和系统集成服务,本地化服务响应较快







06


中国产品



中国产品.png

01

产品优势

中国工业控制与节能产品在越南市场上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优势.png

性价比较高:受益于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中国工控和节能产品在同等技术水平下,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系产品便宜20%-40%左右,这是主要的竞争优势。

产品线覆盖广泛:从低端控制器、变频器到高端工控机、工业软件,中国厂商能提供相对全面的工业自动化和节能解决方案。

交付灵活快速:中国企业产能相对充足,能够根据订单需求快速组织交付,满足越南等新兴市场的"小批量、多批次"特点。

操作界面本地化程度较高:部分厂商针对东南亚市场,对控制系统界面和使用说明进行了本地语言的本地化适配。



02

swot分析


swot.png


总的来说,中国工控与节能产品依托性价比优势,在越南中低端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但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及本地化服务能力,才能在该市场获得更大份额。与此同时,也要警惕同质化竞争的威胁。


640.png




07


机遇与挑战


机遇挑战.png

一、主要机遇:

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长 越南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本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外资制造业持续投资:
大量跨国制造企业在越南设厂,他们对先进工厂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系统有旺盛需求。


政策推动和基础设施建设:越南政府出台多项鼓励自动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的政策措施,同时基建投资也带动相关设备需求。


新兴产业及应用场景孕育新的增长点:新能源、电动车、智能楼宇等新兴行业和应用场景,正在catalyzator新的工控和节能需求。


二、主要挑战:

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越南本土企业在工控系统、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较弱。


人才匮乏严重制约发展:
高端自动化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基础软硬件平台能力亟待加强:

国产软硬件平台、工业操作系统等基础能力亟需提升。


本地化服务网络布局滞后:

与国际品牌相比,在本地化营销、应用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行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加剧:

细分领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潜在发展方向和热点领域: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

工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工业物联网及现场总线技术

绿色智能工厂与能源管理优化

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控制

增材制造(3D打印)控制系统

签字啊发展方向.jpg

总的来说,制造业转型和新兴应用为越南工控行业带来重大机遇,但要现实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自主创新、人才匮乏、平台建设等挑战。谁能把握好发展方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谁就能主导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07

                                                                                                 市场进入建议


市场进入建议.png

01

产品本地化策略

深入研究当地客户需求和使用习惯,对控制系统界面、说明文档等进行语言和文化适配本地化。

针对越南气候、电力等特殊使用环境,加强产品适应性设计和改良。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产品性价比,发挥自身低成本优势。

02

对标竞争对手促销策略

模仿罗克韦尔等国际品牌,加大在越南本地化营销和技术支持力度。

借鉴日资品牌的"全程服务"理念,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向当地同行学习营销网点布局、产品定位和渠道拓展的经验做法。


03

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工业物联网、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等将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是重点投资领域。

电力电子控制、储能技术等新兴应用也值得关注。

具备实力的企业可考虑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需全面考虑工业园区选址、人力资源等因素制定可行的投资计划。


04

其他建议

密切关注越南政府产业政策导向,把握政策红利。

加强同当地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融合越南文化特色,增强产品本地化适应性。

培养并重视越南籍员工队伍建设。


640.png



越南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工业节能技术的发展。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越南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推动本土技术的创新。面对如此有利的市场发展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越南工业控制与节能市场!


工业展.png



广东红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境外展览服务的展览公司。
1893856986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