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市场讯息 >> 2023年越南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进口总额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
详细内容

2023年越南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进口总额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

最新市场资讯.jpg

越南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市场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与该国制造业尤其是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2023年,越南在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需求量、细分市场、进口总体情况等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01

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png

根据越南工业和贸易部的数据,2023年越南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2%。其中,电子零配件细分市场规模约为95亿美元,生产设备细分市场规模约为55亿美元。


市场规模2.png

                         (数据来源:越南海关数据)


2023年矿山机械总需求量约157,600台(套),同比增长10.3%。

采矿设备需求约66,200台,增长8.5%

破碎筛分设备需求约48,700台,增长11.9%

运输设备需求约42,700台,增长10.7%




进口总体情况


由于国内电子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有限,越南对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的进口依赖度较高。2023年,越南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进口总额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


主要进口产品:

(1)电子零配件方面,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被动元件、连接器等。

(2)生产设备方面,焊接及装配设备、检测测试仪器、印制电路板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等。


主要进口来源地:

韩国、中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


进口总体情况.png

                             (数据来源:越南海关数据)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png

1.电子零配件

(1)印制电路板细分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占电子零配件市场31.6%的份额。

(2)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细分市场规模约28亿美元,占比29.5%。

(3)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等)细分市场约15亿美元,占比15.8%。

(4)连接器及线缆细分市场约10亿美元,占比10.5%。

(5)其他零配件(电源、散热器等)约12亿美元,占比12.6%。


电子零配件.png

2.生产设备

(1)焊接及装配设备细分市场规模约18亿美元,占比32.7%。

(2)检测及测试设备细分市场约12亿美元,占比21.8%。

(3)印制电路板生产线细分市场约10亿美元,占比18.2%。

(4)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细分市场约8亿美元,占比14.5%。

(5)其他设备(干燥箱、清洗机等)约7亿美元,占比12.7%。


 

02

行业概况


线路板.png



市场发展趋势


(1) 本土化生产趋势明显。近年来,一批本土电子零配件和设备企业逐渐成长壮大,在印制电路板、连接器、焊接设备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助力当地电子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 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效率和质量,电子生产企业加大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和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力度,对高端设备需求旺盛。

(3)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电子行业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较大,企业运营将更加注重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理念。

(4) 材料替代和创新步伐加快。国产化电子元器件和新型复合材料研发获重视,有望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



行业发展历程及



1.发展历程

越南电子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建厂。2000年后,越南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越南电子产业园区陆续落成,本土供应链体系开始形成。2010年左右,一批本地电子零件企业崭露头角。2020年后,越南电子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剧增。

2.现状分析

(1) 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2022年接近25%,电子制造业贡献非常显著。

(2) 部分零配件产业起步较晚,存在供应链不完整、关键材料短缺等问题。

(3) 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多依赖进口,国内替代品技术水平不高。

(4) 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北部和南部电子产业园区集中度较高。



行业关键特征及驱动因素



1.关键特征

(1) 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前期投入大、风险较高。

(2) 高度依赖进口,进口替代压力较大。

(3) 附加值较高,是支柱型制造业。

(4) 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强。

(5) 人力成本仍有优势,但面临劳动力短缺压力。

2.驱动因素

(1) 区位优势突出,临近电子制造业集群,配套能力较强。

(2) 政策环境利好,政府大力支持电子及配套产业发展。

(3) 国际大厂商持续布局生产基地,拉动本地配套需求。

(4) 电子消费品更新换代快,催生配件和设备升级换代需求。

(5) 中美贸易摩擦倒逼跨国公司向越南等地区转移产能。



行业战略方式及典型企业



1.行业战略方式

(1) 高端进口替代是当前主攻方向,本土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引进力度。

(2) 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一体化,控制关键环节,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3)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在标准件、通用设备等领域做大做强。

(4) 进行产业链延伸,向上游材料和下游整机制造业渗透。

(5) 与国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2.典型企业

定义该行业战略格局的典型企业包括:

(1) 平阳集团(本土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和高端设备等业务,初步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2) Viettel集团(国有科技企业):主攻通信电子领域,掌握芯片设计、生产检测等关键技术。

(3) 益迅集团(中国台资企业):致力于产线自动化改造,印制电路板业务颇有建树。

(4) 日资企业:日本电产、胜赛等在精密电子元件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5) 韩资企业:三星电子深耕消费电子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03

上下游

产业链


电子原料.png



电子零配件及生产设备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等供应商;下游则是电子制造企业,制造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家电等。形成了上游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生产-制造装配-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



上游供应链及下游需求端


上游供应链:

(1) 原材料供应:金属、玻璃、塑胶、化工等原材料制造商

(2) 电子元器件供应:半导体芯片、印制电路板、被动元件等制造商

(3) 设备供应:焊接设备、测试仪器、自动化生产线等制造商

下游需求端:

(1) 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2) 家用电器:电视、空调、冰箱等

(3) 工业设备:机器人、自动化控制设备等

(4) 通信设备:5G基站、光纤模块等

(5) 汽车电子:车载导航、安全系统等



上游供给情况




1.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越南电子原材料供应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来源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从数量和价格上看,2023年供给状况总体良好。


2.电子元器件供应短缺突出:由于越南本土电子元器件产业基础薄弱,重要元器件如芯片、印制电路板等仍然严重依赖进口。近年来全球芯片短缺加剧了这一矛盾,带来了供应瓶颈。

3.生产设备自给率不高:越南电子生产设备制造起步较晚,自主可控水平较低。焊接设备、SMT生产线等高端设备目前大量依赖进口,主要供应商包括日本、韩国及欧美厂商。



下游需求结构及驱动力量




下游需求结构:

(1) 电子产品制造是当前最大需求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

(2) 通信设备制造也是重要需求来源,需求量稳步增长。

(3) 工业控制设备、汽车电子制造领域需求增长迅速。

(4) 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对电子产品需求正在释放。

 

驱动力量:

(1) 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持续扩大,推动相关电子产品制造。

(2) 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通信设备和智能硬件更新换代。

(3) 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发展趋势拉动工控电子需求。

(4) 新能源汽车等汽车电子化推升了电子产品需求

(5) 疫后消费释放,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也刺激了需求。

越南政府鼓励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利好。



04

客户分析


电子产品.jpg



主要客户


1.主要客户分为两大类:

(1) B2B客户:电子产品制造商、电子专业工厂等企业客户。

(2) B2C客户:电子维修商、个人消费者等。

2.B2B客户又可进一步划分:

(1) 电子制造企业:如三星、富士康等大型OEM代工厂,对电子元器件和生产设备需求量大。

(2) 专业电子加工厂:如印制电路板、连接器等电子零组件加工厂。

(3)电子产品组装商: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生产组装商。



B2B客户调研结果



1.对产品性价比的看重程度高:调研显示,79.5%的企业客户对产品性价比很重视。他们希望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购买价格合理的产品来降低成本。

2.产品一次成箱率和售后服务很关键:68.7%的客户认为产品一次成箱率高且售后服务完善是重要的选择依据。这两点影响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

3.客户对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60.5%的客户表示,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对他们很重要,自动化生产线是他们重点采购对象。

4.供应渠道便利性和交期也很受重视:57.3%的客户认为方便的供应渠道和及时的交货期重要程度高,体现了对供货效率的高度关注。



客户需求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我们对以上客户进行了调查了,对需求指标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1)重要性高且满意度高的:生产周期短、性能可靠、可定制化程度高

(2)重要性高但满意度一般的:售后响应速度快、合理价格、交货及时

(3)重要性一般但满意度低的:产品智能化水平、自动化程度高

(4)重要性低且满意度一般的:产品外观设计、材质环保



客户分层及应对策略



1.重点大客户:包括大型OEM、ODM厂商,对产品品质、技术要求较高,采购规模大。应为其提供优质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核心中小客户:主要是电子元器件/专业加工厂,采购量也不小,产品需要个性化定制。应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客户粘性。

3.一般客户群:采购频率较低,对性价比要求较高。应同时提供优惠和基础化服务,适度扩大市场覆盖面。

4.潜在新客户:锁定增长潜力大的新客户,如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厂商,及时跟进最新需求动态。 




05

竞争对

手分析


电子产品.png




关键竞争对手概况


1.本土企业:

(1) 平阳集团(Vingroup):电子零配件及设备龙头企业,业务覆盖印制电路板、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等,正大力实施上下游一体化。2023年市场份额约20%。

(2) 千祥集团(Qualcomm):专注半导体和通信电子,掌握芯片设计和检测技术,与国际巨头紧密合作,目前市占率15%。

(3) 越智能科技公司:国内领先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制造系统商,拥有机器人、智能装配线等产品线,市场占有率约13%。

 

2.外资跨国企业

(1) 日本电产(Nidec):致力于电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在越南已设有多家制造基地,份额10%。

(2) 三星电子(Samsung):消费电子产业链厂商,战略性组建了本地配套供应网络,主导了约12%市场。

(3) 海力士(Helisy):韩国大型电子专用设备供应商,在越南设有9家工厂,产品畅销全球,占有率约8%。



竞争对手产品及价格




(1)电子零配件

1.平阳集团:印制电路板、被动元件连接器等产品线齐全,中高端定位,价格处于中高水平。

2.富智康(小米、Oppo供应商):以中低端标准件为主,连接器和印制板价格便宜。

3.索尼、Murata等日韩品牌:芯片、高端被动元件质量先进,价格高,面向高端市场。

(2)生产设备

越智能自动化设备市场占有率领先,中高端产品系列丰富,性价比较平衡。

1.德国库卡(KUKA)机器人:高精尖机器人设备性能一流,但价格居高不下。

2.华凌、生力等国内品牌设备:产品功能实用,针对性强,价格便宜,面向中低端市场。



竞争对手销量及渠道



(1)竞争对手越南本地销量占比

1.平阳集团:超过50%的电子零配件产品销往本土市场。

2.三星、LG等韩资企业:约70%的本地产出满足内部集团需求,其余对外销售。

3.日系企业:出口约占60%,本地销售比重约四成。

(2)渠道布局

直销为主,少量经销代理。大型企业普遍采取直供大客户的销售模式。

综合性电子商城/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为主要线下渠道。

阿里巴巴、贸易网等跨境电商网站也占据一定渠道份额。

本土企业注重建立自有直营营销网络;外资企业较多通过代理分销。



竞争格局与趋势



1.竞争格局

(1)整体上呈现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相互竞争、错位发展的格局。外资垄断高端产品市场,本土企业主导中低端。

(2)从产品类别看,电子零件领域本土企业占优势,生产设备领域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

(3)从区域分布看,竞争在北部和南部两大电子产业带集中。

 

2.发展趋势

(1)国产品牌通过并购整合、加大研发投入,正在迅速崛起,挑战外资老牌企业地位。

(2)行业头部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叠加,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3)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外资与本土企业竞相布局新兴热点市场。

(4)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企业将注重细分市场,差异化发展。

(5)面对激烈竞争,企业更加重视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粘性。



06

机遇与

挑战

电脑.png






面临的主要挑战



1.产业链缺口严重,关键零部件和设备仍严重依赖进口:虽然近年来越南电子制造业快速发展,但电子零配件和设备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关键元器件如芯片、印制电路板、自动化生产线等存在严重缺口,对外依存度高。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和技术匮乏:越南本土电子企业自主研发实力不强,创新型产品和高端先进技术储备不足,主要掌握低端产品生产和制造技术,难以参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

3.行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电子零配件及设备制造对专业技术人才有较高要求,但越南高端人才储备不足,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口,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4.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许多国内外制造商均将业务布局在越南电子产业园区,产品趋于同质化。国内企业缺乏品牌影响力、营销能力和资金实力,竞争压力加大。



机遇和发展热点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越南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重点鼓励和扶持对象,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国内外企业在越设厂发展。区位优势突出,配套成本较低:越南邻近东盟主要电子产业集群,交通便利;而土地、人工等投资成本较低,具有营商环境优势。

2.下游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对电子元器件和设备需求持续扩大,市场前景向好。

3.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产业转移空间:一些电子产业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为越南带来了制造转移新机遇。

4.6G、AI等新兴产业崛起:5G基站射频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等新领域面临着巨大发展空间,是电子零配件和设备的热点新增长极。

5.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显现:电子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升级,智能制造装备、节能设施等需求大增。

 


行业潜在发展方向



1.抓住全球电子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本土产业升级步伐。

2.加大关键核心零部件和设备的进口替代,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3.培育电子专业化制造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集中发展。

4.发展智能装备、检测仪器、节能环保等新型电子设备制造业。

5.瞄准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兴应用市场。

6.重点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电子生产线,引领工业4.0智能制造浪潮。



07

市场进入建议





1.选择切入点:可根据自身优势和目标市场,重点切入电子零配件或生产设备某一细分领域,如印制电路板、半导体、自动化生产线等。


2.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对越南市场进行细分研究,准确锁定目标客户群体,明确定位高端、中端或低端市场。

3.制定本土化战略:深入了解越南市场和文化,制定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方案,提升竞争力。

4.把握投资时机: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模式在越南投资设厂或建立办事处。



产品本地化策略



1.优化产品设计和配置:在不影响核心性能的前提下,适度调整设计和配置以迎合当地需求,提升性价比。

2.符合当地法规标准:确保产品及生产流程符合越南技术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

3.采用本地化材料和零部件:尽量采用本地优质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降低制造成本。

4.融入节能环保元素: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提高产品能效和可持续性,契合当地政match策导向。



渠道建设建议




1.建立直营和经销双渠道:自建直营网点拓展重点客户,同时设立专业经销商渠道覆盖中小客户。

2.尝试线上营销新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推广,降低市场开发成本。

3.参与当地专业展会:积极参与越南本地电子行业大型展览会,扩大品牌影响力。

4.选择合适区域集中布局:首先深耕北部和南部电子产业园区等优势区域,实现高效渠道覆盖。

 


竞争对手促销策略分析





1.平阳集团采取直营店和大客户服务团队直销模式,同时培育经销商渠道。

2.日资企业如日本电产和索尼,依靠线下专卖店和展会等展示良好品牌形象。

3.一些本土中小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开展网上促销活动。

4.外资企业对于大客户常采取团队营销和技术服务支持方式维护关系。

很多企业都利用广告和社交媒体营销宣传产品,增加品牌曝光度。



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1.发展趋势:

(1)国产化替代将成为大趋势,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崛起。

(2)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3)发展智能电子和绿色电子系统,融合节能环保新理念。

2.投资建议:

(1) 重点投资自动化设备、印制板生产线、半导体装备等领域。

(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进口替代。

(3)整合产业链资源,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4)结合上下游发展,向配套产品和智能终端领域延伸。


电子展.png

电子元器件展.png


广东红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境外展览服务的展览公司。
1893856986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