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市场讯息 >> 越南智能穿戴市场备受关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详细内容

越南智能穿戴市场备受关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越南智能穿戴设备.jpg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个新兴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市场规模



2023年,越南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约5.8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2.7%。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种类和功能的不断丰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规模.png


2023年,越南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量达到约700万件,同比增长10%。其中,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01

总体进口情况:



中国大陆:占比约62.58%,是越南最大的智能穿戴设备进口来源地。主要进口小米、华为、OPPO等国产手环、手表等中低端产品。

中国香港:占比约14.72%。

韩国:占比约4.93%。三星智能手表、手环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欧洲其他国家:占比约8.77%。主要进口芬兰极简手表品牌等产品。

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约9%。


02

进口产品



进口产品.png


智能手表:占总进口额的50%左右。苹果手表、三星手表、华为手表等为主要进口品牌。

智能手环:占比约20%。小米手环、荣耀手环、华为手环等为主要进口品类。

智能眼镜:占比约10%。谷歌眼镜、Facebook眼镜等产品主导进口市场。

可穿戴摄像机:占比约5%。主要进口GoPro、Sony等知名运动相机品牌。

智能秤:占比约3%。包括小米体重秤、华为体重秤等品牌产品。

关键零部件:芯片、传感器、电池等,占比约10%。


03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png

1.智能手表市场

2023年,越南智能手表市场规模达到2.8亿美元,占总体市场的48%。苹果手表、三星手表、华米等品牌产品在市场占有较高份额。高端产品以进口为主,主要进口自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


2.智能手环市场

2023年越南智能手环市场规模1.5亿美元,占比26%。小米手环、荣耀手环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低端产品主要来自国内生产,中高端产品主要从中国大陆进口。


3.智能眼镜市场

2023年越南智能眼镜市场规模约3000万美元,占比5%,主要产品有谷歌眼镜、小米眼镜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4.可穿戴摄像机

2023年越南可穿戴摄像机市场规模约1500万美元,占比2.6%,如gopro等品牌进口产品占主导。


5.智能秤

2023年越南智能秤市场规模约1000万美元,占比1.7%,国产和进口比例大致相当。


6.直播设备

2023年越南直播设备(如运动相机、智能眼镜等)市场规模约500万美元,占比0.8%,主要依赖进口。


7.运动追踪器

2023年越南运动追踪器市场规模约800万美元,占比1.4%,苹果手表、华为等品牌运动手环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市场分析


smartwatch-6500150_640.jpg

01

市场预测和趋势分析


1. 越南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预计在未来5年将保持1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亿美元。

2. 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将成为未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健康管理,对具有心率、睡眠、运动等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和手环需求旺盛。

3. 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将为智能穿戴设备带来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如远程医疗、工业监控等,这将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

4. 可穿戴设备将朝着更轻薄化、更时尚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用户体验。


02

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 发展历程:越南智能穿戴行业起步较晚,直至2015年才逐步兴起。2016-2018年,国内厂商如Masstel、Vmate等开始推出智能手环等入门级产品,但市场反响一般。2019年后,随着苹果、三星、小米等国际品牌的进入,市场开始真正升温。

  2. 现状:目前越南智能穿戴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消费者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年轻人口占比,为未来市场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03

行业关键特征及驱动因素


1. 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高端市场。本土企业主攻低端市场。

2. 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那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品牌将获得先机。

3. 营销和渠道建设至关重要,这是进入并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4. 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知还有待提高,教育市场是当务之急。

5. 智能穿戴与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将孕育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04

该行业战略方式及代表公司


1. 进口+本地营销: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巨头采取的方式,通过本地化营销实现市场渗透。

2. 线上+线下融合渠道:小米、Oppo等公司的模式,依托强大的线上线下渠道获得规模优势。

3. 低价+创新功能:云手机品牌Masstel等采取的策略,以低价和小众创新功能切入市场。

4. 生态系统整合: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路线,依托完整的生态系统赢得用户。


代表公司包括苹果、三星、小米、华为、Oppo、Masstel、Google等。其中苹果、三星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小米、Oppo在中低端表现抢眼。



上下游产业链


gopro-4938732_640.jpg

01

上游产业情况


1. 芯片制造业 芯片是智能穿戴设备的"心脏",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和功耗。主要芯片供应商包括高通、联发科、三星、苹果、华为等。目前中高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2. 传感器制造业 运动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生物识别传感器等对智能穿戴设备至关重要。主要供应商有安森美、博世、Sony等。

3. 电池制造业 智能手表/手环所需锂电池主要来自三星、松下、索尼等品牌。续航能力是关键卖点。

4. 触控显示屏制造业 智能穿戴设备使用AMOLED、LCD等显示屏,主要供应商为三星、LG、天马微等。

5. 存储芯片制造业 智能穿戴需存储芯片存储数据,主要供应商为三星、西部数据、英特尔等。


上游供给情况:中高端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等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内自给率较低。但国内电池、存储芯片等供应商实力不俗。总体来说,上游供给仍较为分散。

  

02

下游需求结构


1.运动健康类需求约占50% 对心率、运动数据等监测有旺盛需求,主力消费群体为运动爱好者、年轻白领等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2.时尚个性类需求约占30% 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观设计、个性化功能有一定需求,主要是年轻学生族和白领一族。

3.商务办公类需求约占15% 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商务助手功能有需求,主要是中高收入的白领和商务人士。

4.其他特殊需求约占5% 如医疗健康监测、工业监控、儿童老人看护等特殊场景下的需求。


总的来说,运动健康和时尚个性化是越南智能穿戴设备的两大主流下游需求,商务办公类需求也有一定潜力。



客户分析



01

客户分类


1. 个人消费者

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主要由年轻人、运动健身爱好者、时尚追随者等群体构成。他们是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外观时尚度、功能创新性、品牌影响力等有较高要求。

2. 企业客户(B2B)
企业级客户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一些医疗机构、工业企业等特殊场景下的需求方。他们对产品的专业性能、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3. 政府/公共事业单位 

如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部门,对智能穿戴设备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适用性有一定需求,但目前在越南市场占比不高。


02

B2B客户调研


1.产品性价比 

对性能优秀、价格实惠的产品有较高需求。预算通常在中低端,对性能要求不算过高,但价格较为敏感。

2. 售后服务质量
要求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售后响应,以及较长的维修周期和保修期。

3. 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所采集数据的安全性和传输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尤其对涉及商业机密或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场景。

4. 专业定制化程能力 

对某些特殊使用场景,要求产品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开发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过客户需求重要性-满意度分析,发现目前最受关注的需求点是数据安全性、产品性价比和售后服务质量,而对个性化定制能力的满意度最低。



机遇与挑战


apple-watch-1694985_640.jpg

01

行业面临的挑战


1.竞争加剧 

国内外品牌在越南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本土品牌如何在价格战和营销战中突围是一大挑战。

2. 技术创新压力
智能穿戴设备融合了芯片、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项尖端科技。要保持持续创新以满足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对企业的研发实力是一大考验。

3. 上游供给制约 

关键零部件如芯片、显示屏等高度依赖进口,面临供给短缺和价格波动风险。上游供给链的稳定性和国产化是当务之急。

4. 消费者认知有待提高 

越南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认知程度相对较低,普及教育和树立品牌形象是一大挑战。


02

行业遇到的机遇


1.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越南人口红利和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

2. 5G/物联网开辟新蓝海 

5G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将为智能穿戴设备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如工业监控、远程医疗等,将孕育新的增长动能。

3. 健康管理需求旺盛
越南中产阶级崛起,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需求将与日俱增。

4. 出口市场潜力可期 

越南智能穿戴企业积累一定实力后,其性价比优势产品将可开拓东南亚等周边出口市场。


03

潜在发展方向和热点领域


1. 健康医疗领域应用 智能手环、手表融入更多医疗级健康监测功能,如心电图、睡眠呼吸监测、体温监测等,成为可穿戴医疗设备。

2. 工业和特殊领域应用
将智能眼镜、可穿戴摄像头等设备引入工业生产、应急救援等特殊场景,满足相关监控、数据采集等需求。

3. 运动健身领域深化 将智能手表、手环进一步与运动装备结合,提供更专业的运动跟踪、智能化指导服务等,提高运动训练效率。

4. 虚拟/增强现实应用 结合VR/AR技术,将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应用到游戏、旅游导览、教育培训等新兴领域。

5. 智慧生活场景融合 将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与可穿戴设备无缝连接,构建身心家居一体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6. 生物识别与数据安全 在可穿戴设备中植入生物识别技术,为用户信息和隐私数据提供安全的防护。


04

竞争对手促销策略


1. 价格战策略 小米、Oppo等品牌采取了性价比营销策略,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年轻群体。

2. 明星代言营销 苹果、三星等品牌常常邀请当红艺人代言,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关注度。

3. 新品发布会+直播带货 主流品牌在新品发布时积极尝试直播互动营销模式,直接触达潜在客户。

4. 生态系统锁定 苹果、Google等依托完整的软硬件生态系统,锁定用户群体,实现品牌粘性。

5. 联手运营商促销 部分品牌与越南主要运营商开展捆绑促销营销活动。

    


市场进入建议

sea-3345512_640.jpg

01

市场进入建议

1. 聚焦细分市场 

鉴于越南智能穿戴市场较为分散,建议新进入者先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切入,如健康运动类、时尚潮流类或特殊场景类产品,避免全面行业激烈竞争。

2. 产品差异化定位 

由于同质化产品较多,应在产品功能、设计或定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定位,满足特定目标客户群的需求痛点。

3. 重视品牌塑造 

越南消费者对知名品牌青睐有加,品牌形象对购买决策影响重大。新品牌应加大营销宣传投入,塑造品牌个性和影响力。

4. 建立本土渠道体系
线上和线下渠道并重很关键。可借鉴小米等品牌,在电商平台投放并开设线下体验店,打通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模式。


02

产品本地化策略


1. 功能本地化 根据越南当地用户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化定制,提高产品的本地化程度和亲和力。

2. 外观设计本地化 外观设计应遵循越南人的审美取向,如偏爱简洁流线型,同时融入当地一些文化元素,提升文化认同感。

3. 操作界面本地化 智能穿戴设备应支持本地语言界面,并优化操作交互逻辑满足本地习惯需求,提升用户友好性。

4. 售后服务本地化 要建立完善的本地化售后网点,提供当地语言服务支持,并与本地习惯相适应,如维修周期等。


03

渠道建设建议


1. 大力拓展线上电商渠道 发力阿里巴巴、Shopee、Lazada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营销、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客。

2. 开设线下体验店 重点城市设立线下体验店,提供产品亲身体验和售后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3. 重视社区营销 通过社交媒体、本地社区等方式深入下沉市场,更贴近消费者体验。

4. 强化连锁经销商体系 与各区域连锁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织牢终端销售网络。


04

投资建议


1. 寻找细分赛道机会
大型综合厂商已占据主导,建议新进入者瞄准尚未饱和的细分赛道,如工业可穿戴、儿童可穿戴等。

2. 加码产品技术研发 

可穿戴设备融合了众多尖端科技,持续研发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实力。

3. 重视本地化营销布局 

越南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与国内有差异,需深入研究并建立完善的本地营销体系。

4. 整合上下游资源 

上游供应链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可考虑对上游元器件厂商实施战略并购,保障供应链安全。

5. 把握新兴应用机遇 5G/物联网、健康医疗、工业领域等为可穿戴设备带来新契机,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相关创新公司和项目。


总的来说,越南智能穿戴行业前景广阔但竞争加剧,建议投资者精准定位切入点,注重产品和营销本地化,同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密切关注新兴应用赛道机会。

电子展.png

广东红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境外展览服务的展览公司。
1893856986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