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市场讯息 >> 越南IC封装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得益于下游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加
详细内容

越南IC封装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得益于下游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加

微信图片_20240621115900.jpg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集成电路(IC)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之一,也成为了市场发展的热点。而在越南,IC封装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市场规模 



微信图片_20240621115908.png

2023年,越南IC封装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同比增长8.3%。主要得益于下游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加,以及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和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需求量

越南国内IC封装需求量在2023年达到550亿颗,同比增长6.9%。其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对IC封装的需求最为旺盛,约占总需求量的45%。




                                                                                                                    细分市场 






微信图片_20240621115846.png


1

组装设备市场

2023年,越南组装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主要包括键合机、成型机、树脂涂布机、切割机、铅加工设备和激光处理器等。由于本土厂商技术水平有限,进口依赖度较高,主要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进口。


2

封装材料/组件市场

2023年,越南IC封装材料/组件市场规模达到15亿美元。其中,密封剂、粘合剂、引线框架、焊线和胶带材料等需求较为旺盛。越南封装材料/组件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主要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进口。


3

分析/仿真软件市场

越南IC分析/仿真软件市场规模较小,约为2000万美元。主要依赖境外先进软件,如美国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的产品。


4

封装类型市场

(1)CSP(芯片级封装)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

(2)BGA(球栅阵列封装)市场规模约8亿美元

(3)圆片级CSP市场规模约2亿美元







进口总体情况及主要产品



微信图片_20240621115904.png


2023年,越南IC封装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主要进口产品包括:组装设备、封装材料/组件以及分析/仿真软件等。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越南IC封装进口总额约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5.7%。







其中,进口组装设备(如键合机、成型机等)约7亿美元;进口封装材料/组件(如密封剂、引线框架等)约12亿美元;进口分析/仿真软件1500万美元。







主要进口来源国包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行业分析 




lpc-301425_640.jpg

2023年,越南IC封装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同比增长8.3%。主要得益于下游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加,以及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和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越南IC封装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0年代中期,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在越南设厂,标志着IC封装产业的萌芽。

2000年以后,越南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同时本土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推动行业逐渐壮大。2010年前后,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向亚洲转移,越南作为重要生产基地开始快速发展。

现状:截至2023年,越南已发展成为全球第8大IC封装生产基地。越南现有约150家IC封装企业,其中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BGA、QFP、SOP等传统封装形式,以及柱栅阵列封装(PGA)、芯片级封装(CSP)等新兴封装形式。



行业关键特征及驱动因素

1.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越南人均工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2.政策支持力度大。越南政府为发展本土IC产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基建支持等。

3.地理位置优越。越南毗邻东盟多个成员国,有利于区域间产业协作。

4.产业链日益完善。近年来,各环节企业不断进驻,从而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5.人力资源储备可观。每年约有数万名电子相关专业的应届生加入劳动大军。



主要企业及其战略

1. ASE集团(台湾) 营收占比20%以上,在越南设立多家工厂,是最大的外资封装企业。其战略是利用成本优势夯实传统封装优势,同时加快提升先进封装能力。

2. Amkor科技公司(美国) 专注于中高端封装,在越南发展了球栅阵列(BGA)和系统级封装能力。其战略是利用越南基地服务全球客户,并加快新技术研发。

3. SPIL(中国台湾) 于2008年进驻越南,并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其战略是结合本土厂商,发展成本领先型产品线和中高端产品并行。

4. 复旦微电子(中资) 2020年开始在越南投资建厂,目标抢占新兴市场。其战略是打造中国领先的海外封装基地,并培育供应链。

5. 越南TNSC集团(本土) 为最大的本土封装企业,采取内生式增长和合资等方式快速发展,战略是加强与外资企业合作。




上下游产业链



main-board-89050_640.jpg


1

上游供给情况分析

IC封装产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晶圆代工、设备、材料和EDA软件等环节。

1. 晶圆代工

越南IC封装企业缺乏晶圆制造能力,需依赖进口晶圆。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等地。2023年,越南晶圆进口量约为20亿颗,同比增长7%。

2.组装设备

越南本土组装设备制造能力薄弱,高度依赖进口。2023年进口组装设备(键合机、成型机等)约7亿美元,同比增长5%。主要供应商有东京精密、森罗应用等。

3.封装材料/组件

越南国内基本无法生产高端封装材料,对外依存度高。2023年进口封装材料/组件(引线框架、粘合剂等)约12亿美元,同比增长8%。主要供应商有日立化成、海力士等。

4.EDA软件

越南IC设计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分析/仿真软件。2023年进口EDA软件约1500万美元,100%依赖Cadence、Synopsys等外国公司产品。


2

下游需求结构

越南IC封装产业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数据存储、工业和汽车电子等领域。

1. 消费电子

2023年,占总需求量45%左右,约250亿颗。其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最大需求来源,占比达60%以上。

2.通信设备

2023年,占总需求量的20%左右,约110亿颗。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网络设备等领域。5G通信建设需求将进一步带动增长。

3.计算机和数据存储

2023年,占比15%左右,约80亿颗。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存储设备等产品。

4.工业和汽车电子

2023年,合计占15%左右,约80亿颗。工业电子方面的需求集中在工业控制、测试测量等;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增长,未来有望超越其他领域。

5.其他领域

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领域,2023年约占5%,约30亿颗。



                                                                                                                    客户分析 





electronics-3373109_640.jpg









 

                                      客户情况分析


1.B2B客户(企业客户)

B2B客户主要是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包括:

(1)国际知名品牌厂商 如苹果、三星、索尼、微软、Dell、英特尔等,它们对封装工艺、可靠性等有极高要求。目前已成为越南头部封装企业的主要客户。

(2)电子制造服务企业(EMS) 如富士康、和硕、仁宝等,负责为品牌商代工生产。它们对成本控制较为敏感,需要封装商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3)IC设计企业 例如台积电、联发科等,它们设计芯片但不具备封装能力,需要委外加工封装。

(4)其他企业客户 如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制造商,对封装的功耗、可靠性和成本等有特殊要求。

2.B2C客户(个人消费者)

B2C客户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一些电子爱好者、数码修理从业者等,他们需求量有限。







                                             目标客户分析


根据客户规模、利润潜力和合作粘性等因素,越南封装企业的优先目标客户包括:

(1)全球范围内中高端品牌厂商 如苹果、三星、索尼等,它们对封装质量要求极高,但也能给予较高的溢价空间。发展此类客户能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实力。

(2)领先的EMS代工厂 如富士康、和硕、仁宝等龙头企业,它们订单规模庞大,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将十分稳固。

(3)国内外IC设计企业
如台积电、联发科、华为海思等,它们对封装有稳定的长期需求,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4)高增长潜力的应用领域企业 如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可穿戴设备等,这些是未来热门市场,抢先布局将占据先机。








                                     B2B客户调研结果


越南一家大型封装企业对主要B2B客户进行了深入调研,结果显示:

1.客户最关注的四大因素依次为: (1)良品率和可靠性 (2)交期 (3)成本 (4)技术服务

2.技术实力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根本所在,差异化服务也很重要。

3.65%的客户希望供应商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

4.84%的客户愿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5.83%的客户更倾向于与海内外规模领先的大型封装厂合作。

6.客户对封装供应商的区位布局高度重视,希望供应商就近为其服务。





  竞争对手分析 




eic-5907538_640.jpg



主要竞争对手

越南IC封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有外资厂商和本土企业两大类:

1. 外资封装厂商

(1) ASE集团(台资) 市场份额:约20% 主要产品:传统封装(QFP、BGA等)、系统级封装等 价格水平:中高端

(2) Amkor科技(美资)
市场份额:约15% 主要产品:高端BGA封装、扇出型封装等
价格水平:高端

(3) SPIL(台资) 市场份额:约12% 主要产品:传统封装和中高阶SiP 价格水平:中高端

(4) STATS ChipPAC(新加坡资) 市场份额:约8% 主要产品:BGA、QFN等传统封装 价格水平:中低端


2. 本土封装企业

 TNSC集团 市场份额:约10% 主要产品:QFP、BGA等中低阶传统封装 价格水平:低端

(2) CPTech 市场份额:约5% 主要产品:QFN、SOP等中低阶传统封装
价格水平:低端



主要竞争对手在越南的销售占比

1. ASE集团约25%

2. Amkor科技约18%

3. SPIL约15%

4. STATS ChipPAC约10%




竞争对手在越南的渠道

1.竞争对手在越南的渠道布局: 外资龙头企业一般建有多家工厂遍布全国各地,贴近下游制造群聚区域。

2.ASE在北部河内、胡志明市及岘港均有大型封装厂。 Amkor在河内和胡志明市设厂。 SPIL位于北部河内和海防市。 STATS ChipPAC主要位于南部同奈省。

3.本土企业渠道相对集中,以北部和南部两大经济中心为主。



总的竞争格局

1.外资企业凭借资金、技术、规模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高中端市场受其把控。

 2.本土企业在低阶传统封装市场具一定竞争力,在中高端市场仍处于追赶状态。 未来,随着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3.外资企业将加快向高阶封装转型升级,本土企业则将积极崛起、分食中低端市场蛋糕。



机遇与挑战




apple-1367032_640.jpg


1

主要面临的挑战

1.上游供给制约 

越南IC封装业对上游晶圆代工、设备、材料和EDA软件等高度依赖进口,自主供给能力薄弱,这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2.人力资源短缺 

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但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每年约有2万人才缺口。

3. 技术水平落后 

越南本土企业主攻中低端传统封装,在先进封装领域如3D IC、扇出型封装等能力较弱,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4. 资金实力不足 

除极少数大型本土企业外,其余厂商普遍缺乏资金实力,难以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升级。

5. 地缘政治风险
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影响外企投资信心。



2

主要机遇

1.先进封装领域 未来,3D IC、扇出型、无线集成等先进封装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5G商用,对芯片器件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驱动先进封装市场快速增长。

2. 系统级封装(SiP) 系统级封装能将多芯片集成到单个外壳,具有更小尺寸、更低功耗、更高可靠性等优势,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前景广阔。

3. 异质集成封装 在单一封装基板上集成不同功能芯片(如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等),有望大幅提升系统性能,成为下一代芯片封装的发展方向之一。

4. 电力电子封装 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产业快速发展,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封装需求将大幅增加,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市场。

5. 高端封装领域 要在中高端市场抢占更大份额,关键是加快技术积累,切入BGA、CSP、扇出型等高端封装领域,满足高端客户要求。

6. 柔性电路板/基板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方向发展,柔性电路板及其封装需求将大幅增长。这或将成为越南封装业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

总的来说,越南IC封装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需顺应先进封装、系统级集成等趋势,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应对人才短缺等挑战,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市场进入建议 






1719297220347269.jpg






 

                                      市场进入建议


1. 选择切入点 对于欲进入越南IC封装市场的新进企业,建议先在中低端传统封装领域切入,逐步积累经验。未来再向中高端和先进封装市场渗透。

2. 采取本地化策略 结合越南国情,实施产品和服务本地化策略,满足本土客户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等优势。

3. 建立战略合作 与越南本土企业开展产品代工、技术转让合作,充分利用其低成本优势。也可与国外龙头企业合资合作,补足自身短板。

4. 聚焦细分市场 重点关注下游需求增长迅速的领域,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蕾丝,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封装服务。

5. 培育本土人才 大力引进和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建立本地研发团队并积极与当地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高人力资源供给。

6. 选址就近客户 在下游制造业聚集的主要城市如河内、胡志明市等设立生产基地,就近服务客户,降低物流成本。






                                             产品本地化策略


1.调整产品线 结合越南下游市场需求特点,适当调整产品线,提供既满足性能要求,又具有良好性价比的封装产品。

2.加强定制能力 加强柔性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封装服务,使产品更贴近客户需求。可采取混合运作模式兼顾规模效应和定制化需求。

3. 优化选材方案 根据客户成本承受能力,优化选用封装材料和工艺方案,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4. 提高可靠性测试 对目标销往越南市场的产品,加强可靠性测试,满足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要求。

5. 简化外观设计 针对部分中低端消费电子市场,适度简化产品外观设计,降低非功能性成本支出。






                                         渠道建设建议


1.多渠道并行 既注重与大型电子制造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也要深耕本土中小客户,形成多渠道并行的营销体系。

2.重点区域布局 在北部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市、岘港等下游产业集聚区,设立营销服务网点,提高本地化服务。

3. 建立战略合作 与领先的EMS代工商、IC设计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其认证合格的配套供应商,实现资源整合。

4. 精细化营销 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特点,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通过精细化营销赢得客户青睐。

5. 培养经销商 遴选部分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作为核心经销商,授权其在当地市场独家经营,形成产品渗透网络。








                                     竞争对手促销策略


1. 大型跨国公司如ASE、Amkor等:

 (1)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持续新产品研发,占领高端市场

 (2)通过并购扩张、建设大型基地等方式扩大规模

 (3)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同时保障供应链可追溯性

 (4)利用全球营销网络,贴近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2. 中型外资企业如SPIL等: 

(1)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2)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控制成本,提高性价比 

(3)发展定制化产品,服务细分市场 

(4)与越南本土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3. 本土企业如TNSC等: 

(1)大力扩产能,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传统封装产品线 

(2)不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保持成本领先优势 

(3)与外资企业开展代工、技术转让等合作模式 

(4)在国内外积极宣传品牌,提高知名度







                                     投资建议


1.重视并购整合 

借助并购手段快速整合资源,提升规模及技术实力。重点可瞄准一些有潜力但实力不济的中小型本土企业。

2.设立离岸基地 

充分利用越南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在越南设立离岸生产基地。可选择贴近下游产业集聚区或出口加工区。

3.注重人才培养
人力资本将是决定性因素。要大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加强产学研合作。

4.建立研发中心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越南建立先进封装技术研发中心,布局未来先进制程。重点包括3D IC、SIP等前沿领域。

5.关注细分市场 

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正经历爆发式增长,这些将成为未来热门应用市场,值得重点关注和布局。

6.寻求本土合作 

可与本土科技企业、产业园区开展合作,集中资源互补优势,共同开拓本土及东盟市场。

7.审慎考虑时机 

目前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者需审慎观望,选择合适时机切入,规避潜在风险。








广东红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境外展览服务的展览公司。
1893856986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seo seo